收录于话题
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伊金霍洛旗稳步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3所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然而,在学期初的课堂上,承担统编语文教材教学任务的老师们也曾遇到教材适应、教学设计、教学衔接等诸多问题。
有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法。
01
面对问题,旗委、政府决策科学高效。成立了由旗委书记任总召集人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旗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包联指导学校落实国家统编教材使用的工作机制,各包联领导先后40余次深入包联学校指导工作开展。旗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与3所民族学校支部书记、校长、教职工代表亲切谈心,了解他们工作中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旗教体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包联全旗各民族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校结合实际建立了校领导包联机制。旗组织、统战、教体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驻校工作专班,实地开展工作指导。伊金霍洛党建网、伊金霍洛发布等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上级相关政策文章30多篇,转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推文500余篇;旗教体、民委、团委、工会、妇联等部门联合成立理论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为广大家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巡回宣讲。面对面的坦诚交流,心贴心的开诚布公,全旗人民思想逐步统一,步调逐步一致,工作有效推进。
02
面对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2020年秋季学期,为全旗3所民族学校配备统编语文教师4名。2021年短缺的15名统编教材“三科”教师,已招聘3人、调配补充4人,剩余岗位正在公开招聘。
全面加强统编教材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统编语文教材名师工作室,常态化组织开展教学研修活动。安排教研员定期深入课堂进行教学指导,深入开展同课异构、集体备课、专家讲座等活动,提升教师对课标与教学内涵的理解把握。先后安排4名统编语文教材教师参加全市统编语文、双语骨干教师培训班,选派3名统编教材教师参加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种子”教师网上在线研修学习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业务能力。3所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配备双语教学辅导员20名,每名辅导员包联5—10名学生,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
03
面对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针对学段之间,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客观实际困难,伊金霍洛旗蒙古族小学提前谋划、大胆尝试,在2020年秋季学期让2-6年级学生提前熟悉统编语文教材内容,并计划在2021年春季学期将统编《语文》教材降低一个年级的难度,与《汉语》课程同步开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效率,为这部分学生升入初中后的学习统编《语文》教材打下更加扎实基础。
第一中学、第五小学、第八小学分别与三所民族学校建立“手拉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每两周安排帮扶教师赴民族学校开展1次集体备课,结对学校教师之间不定期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促进交流学习。
在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以来,全旗民族语言授课幼儿园也开设了普通话教学,组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听课、评课、蒙汉班共同开展户外活动等活动,为小学教学奠定基础。
04
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度过了一个学期,广大民族语言授课学生已大步起航,正式开启了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新征程。古诗词的韵味已成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生和家长汇报表演素材;文言文的句读逐渐启迪着他们探索其中的奥秘……一幕幕变化是人文相亲的例证,点点滴滴的成长是交往交融的阐释。
石泰峰书记在锡林郭勒盟考察调研时说:“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长久之策和固本之举”。在开放包容的新时代,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教材建设,正是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的利好之举,正是为民族语言授课学生插上了双翼,奋发有为的受益之策。
来源:伊金霍洛旗教体局
编辑:兰渊
审核: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