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胜区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普及素质教育水平等几大亮点工程,积极推进地区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强力打造全市教育中心。这是近日记者从东胜区教体局获得的消息。
——整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据东胜区教体局局长高占胜介绍,今年,东胜区以推进教育集约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预计投资近10亿元新建中小学校4所、改扩建中小学校3所、新建幼儿园2所、职业中学1所、整合民办学校3所。目前,投资3亿元兴建的华研中学、大兴中学、江源小学、万佳小学已开工建设,学校建成后可解决7000多名学生的就学问题。
对新建、改建学校的标准、规模要求,高占胜介绍说,新建学校要达到自治区一类办学标准,争取使城区中学办学规模达到36个班1800人,城区小学办学规模达到48个班2400人,要通过新建学校和压缩超负荷学校新生招生班级数量和控制班容量的办法,到2010年彻底解决城区学校超负荷、超班容的问题,实现使所有适龄儿童全部进入办学条件合格学校就读和规范办学的目标。
——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东胜区激活教育人力资源措施的总体特征是:以实行聘用制为重点,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教育单位活力为核心,以“以教为本”为出发点、落脚点,建立机制健全,功能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东胜区教体局提供的相关材料显示,诸如《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审认定及工资待遇的暂行办法》、《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等各项人事制度、激励制度、暂行办法都对校长、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和相当细化的要求,且大多数规定、制度、办法已于今年秋季开始实施。
——大力提高素质教育普及程度。2007年,东胜区“两基”工作继续以提高普及程度、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水平。
一是根据各校新增学生数,按比例、按标准补充、配齐实验器材、图书设备等,在所有学校建成多媒体教室,部分学校建成电子图书阅览室。二是继续加强中小学生学籍微机化管理,规范档案建设。三是全面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加大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严格控制中小学辍学,实现了中小学生入学率和毕业率为100%、中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零的目标。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减少了义务教育阶段薄弱校。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撤并10人以下教学班,提高办学规模效益。2006年—2007年共撤并3所农村中学,集中办好2所农村中学新世纪学校和九中,并在各镇办好1所中心小学和1所幼儿园。建成市级义务教育示范校15所。
目前,在东胜区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对东胜区农村户籍的学生全面实施普及十二年教育的政策,对东胜籍新考入大学的贫困生实施救助,对高考落榜生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整合力度。根据形势,东胜区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通过“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的方式,形成办学多元化的教育发展运行机制,使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管理、质量效益都逐渐走向了规范化、标准化轨道。今年,东胜区投入近2亿元整合了东联现代中学、新世纪学校、汇文等3所高起点民办学校。通过评估等手段,重点扶持一批特色示范性民办学校,形成了东胜民办学校的“精品”和“品牌”。(王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