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2009年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0年03月01日 00:00 

 

2009年,全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改革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保持和拓展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

教育设施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市财政性教育投入28.9亿元,比2008年增加8.1亿元,其中:投入14.9亿元,开工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学校50所、单体建筑199栋,开工面积109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规划任务,我市决定在国家三年完成工程要求的基础上,两年完成任务投入1.3亿元,开工建设幼儿园22所;投入2.5亿元,新建标准化操场、塑胶跑道30块,体育馆5个;投入200万元,完成中小学校舍建设模块设计,全市中小学都将依据模块建设,促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市、旗区教育局争取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4.8亿元。市直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鄂尔多斯职业教育园区和市第一中学、市第二中学、市蒙古族中学新校区开工建设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教育补助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补助标准,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住宿费。投入1145万元,在自治区率先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辅用书费,16.3万名学生受益。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旗成立教育基金会,至此全市共成立7个教育基金会,累计募集资金近亿元,积极开展扶困助学活动。市人民教育基金会募集资金总额达到1213万元,年内投入近1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00名、教职工50名,表彰奖励优秀教师100名。各旗区设立“宏志班”4个,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市教育局的积极争取下,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积极推行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十二年免费教育,免除高中阶段鄂尔多斯籍学生学费、课本费积极推行从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的十五年免费民族教育,免除幼儿教育阶段鄂尔多斯籍蒙语授课幼儿保教费、课本费,补助生活费减免鄂尔多斯籍蒙语授课考生中考、高考考务费;对鄂尔多斯籍蒙语授课寄宿生实施交通补助;对鄂尔多斯籍专科以上蒙古族在校大学生予以补助;全市新建、迁建中小学42所、幼儿园26所;在中小学、幼儿园推行校方责任险。

  着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教育内涵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市直学校校长聘任制。全市教育系统引进大中专、研究生学历优秀毕业生和地市级优秀教师1520人,分流727名教职工,分流教师占全市教职工总数的3%,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强教师培养培训,邀请40名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来我市讲学;对近6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和新课程改革培训;完成远程教育非学历培训7000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300人,走在自治区前列。实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全员“跟考”,2100名教师同时走进考场参加业务考试,占全市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的95%以上,受到自治区教育厅的好评。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依法保障和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别是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作待遇。

教育教学管理迈上新台阶。建立健全了较为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继续对旗区政府及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充分发挥了督政的职能职责;全市投入450万元,用于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奖励。通过签订责任状、开展专项督查和规范课程设置、课时计划、作息时间、校历等举措,进一步规范了全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建成自治区级优质普通高中2所,建成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191名学生获得高考加20分或保送上大学资格,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在自治区级各类比赛中,182名学生获得高考加20分资格,比2008年增加121名。语言文字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我市高水平、高质量通过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通过免费发放仪器、注射疫苗、发放药物等措施,科学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做到了在发热病例较多的情况下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加强考试管理,市考试中心被评为2009年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管理达标先进单位,治理“高考移民”工作也受到自治区教育厅的好评。

实施素质教育成效明显。深入推进中考改革,对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中的考试科目及分值作了较大调整,进一步完善了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健全了“多元化评价、等级制呈现、多样化录取”机制。出台鄂尔多斯市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意见》、《课程安排指导意见》,通过学分制管理、调整课程设置、教师全员培训、召开课改座谈会等方式,积极推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各旗区积极探索学校特色化建设,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进了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启动“基础教育各学段衔接研究”工程,促进学生各学段平稳过渡,走在自治区前列。以实施全国德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实验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关心下一代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学校、幼儿园德育工作。注重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通过面谈和电话、网络联系等方式,答复了600人次的咨询。

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由民办为主向公办为主转变,由城区为主向城乡统筹转变,全市学前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得到教育部的肯定。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68%,高于自治区同期规划标准1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入学率85.2%,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全市普通高考专科以上上线人数再次突破万人大关。本科上线7769人,本科上线率57.12%,分别比2006年、2008年提高22.06个、12.9个百分点。其中汉授本科上线7189人,上线率57.37%,比2008年提高14.37个百分点;蒙授本科上线580人,上线率54.15%。本科录取6198人,比2008年增加1391人,录取率39.97%,分别比2006年、2008年提高15.29个、8个百分点。全市有7名考生考入清华大学,3名考生考入北京大学。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

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采煤与矿山机电、化工工艺专业和市卫生学校蒙医医疗与蒙药专业被自治区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获得自治区项目资金1200万元。市职业技术学校、市民族艺术学校、准格尔旗职业高中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自治区重点中职学校,至此我市自治区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占到中职学校总数的70%。市卫生学校与内蒙古医学院合作办学,挂牌成立内蒙古医学院鄂尔多斯分院。职业学校招生、就业率稳步攀升,年内招生近万人,普职招生比例5.5:4.5、在校生比例6.63.4,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深入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投入5800万元用于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137个校园网,“班班通”班级增加到2349个,中小学生机比达15.41、师机达1.91。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承担6项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其中国家级5项、自治区级1项,73所学校参与其子课题研究。特别是“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于现代远程互动平台的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以宝安区和鄂尔多斯为例》开展得成效显著。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网络管理员、教育技术能力、交互白板应用和课题研究等培训,累计培训2800人次。民族教育信息化取得新进展,蒙古文教学软件及资源库荣获全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还入选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实施的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蒙古文版,并通过卫星传输方式在全国播出,促进了蒙语授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上一条: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关于2010年全市扫盲教育工作安排的通知
下一条: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关于调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放假时间的通知

关闭

网站维护: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    本站支持IPv6访问

地址: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