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和产业的桥梁和纽带,职业教育已经上升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成为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部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迈向高质量,升学就业渠道更加畅通,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直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持续加大投入,推进综合改革,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全市现有独立中职学校9所、设置专业45个,高等院校4所,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1所、高职院校3所,共有在校生3.1万人(中职2.4万人、高职1.1万人、本科0.6万人)、专任教师2700人(中职1600人、高职700人,本科400人)。专业设置:中职45个、高职76个、应用型本科30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学前教育、煤炭深加工与利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及工艺、土木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2007年组建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到2015年组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我市已形成“一本三专”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基本构建起从中职到高职再到应用型本科的现代职业教育主体框架。
鄂尔多斯理工学校获批全区中等职业教育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鄂托克前旗民族职业高中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达拉特旗第十中学被评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鄂尔多斯市体育职业中学被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把握机遇,绘就职业教育“新蓝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区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先后成立了由市长担任总召集人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理事长的职业教育联盟,有195家理事成员单位加入,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2022年7月26日,全市职业教育大会顺利召开,职业教育开始步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
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和“一本三专”“十四五”发展规划,形成“1+4”规划布局体系,配套出台了6个方面、20条激励政策,基本形成了推动职业教育大调整、大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体系。
保障经费投入。建立了与职业院校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财政经费投入与保障机制,优化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职业教育经费53亿元,中高职在校生人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在此基础上,市人民政府在2022年初预算时专门设立1亿元的职业教育专项发展资金,重点支持与五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建设和紧缺急需人才培养。
明确办学方向。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紧紧围绕“风光氢储车”五大新兴产业、自治区12条和我市18条主导产业链,不断提升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的适配度,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
丰富内涵,构建职业教育“新格局”
扎实推进重点专业建设,紧密对接对标“四个千亿”布局、五大新兴产业以及自治区12条、鄂尔多斯市18条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按照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做好专业布局。中职学校设置15个大类近80个专业,涵盖农林牧渔类、交通运输类、文化教育类、医药卫生类等,其中自治区级创新型专业2个、骨干专业11个、特色专业10个。
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职业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纳入全市人才工程,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推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人才招录、中层班子配备调整、绩效考核等方面,充分赋予学校自主权,主管部门实行备案制。落实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双师素质不断提高,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分别为58%、40%。率先在全区实行高职院校教师编制总量控制,增核控制数807人。制定出台《鄂尔多斯高等教育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实施办法》,2021年以来新引进硕士72人、博士2人,教师队伍在质量和数量上实现双提升。
深入推进职业院校课堂变革,推动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举办2021年度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大赛,理工学校4位老师获得一等奖,并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教师教学能力决赛,参赛项目《无人机数字化测图》荣获自治区土木工程大类一等奖。成功举办全市第七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暨2021年呼包鄂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邀请赛,比赛设14个专业大类、34个赛项,1000余人参赛,98名学生获得一等奖。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将1+X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实现了“岗课赛证”融通。目前共有7所职业院校的17个专业获批教育部1+X 证书制度试点专业,755名学生参加考取证书的培训与考试,通过率达到98%。
产教融合,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新高地”
我市制定出台了《鄂尔多斯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链专业建设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产教融合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为产教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以创建自治区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成立了11个职教集团和6个产业学院,合作院校达到200所,年培养学生8000人次,联合共建实训基地72个。对接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东部准格尔旗、中部康巴什区、西部鄂托克旗3个大型公共实训基地。
探索实施职业教育新专业、急需专业整班“走出去”委培试点,确定了3所高校10个专业、420名学生参与开展的自治区内优质院校合作培养项目。与自治区教育厅签订共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共建协议,与内蒙古大学等7所区内高校分别签订校地、校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依托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开展人才供需匹配试点,收集到全市82个大中型企业、15045个用工岗位需求,向自治区内职业院校推送就业需求信息,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
继续扩大现代学徒制试点规模,设立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所,共7个专业。深化校企合作,与十余家企业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工学结合、双师培养,不断扩大试点规模,800余名学生,其中理工学校开设专业生600余人,职业学院208人,全部通过试点专业验收。
一步步扎实的脚印,为鄂尔多斯职业教育赢来成绩与肯定。当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迎来了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春天和黄金窗口期,我们将全面对照全国全区职业教育大会决策部署,全力查问题、找症结、破瓶颈,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率先在全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趟出一条新路来,率先在唱响“技能内蒙古”品牌中吹响鄂尔多斯号角,在新的征程中乘风破浪、接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