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无形技术是灵魂,提高能力是关键

2006年11月05日 00:00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中学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国家级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培训,这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引起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也促使我对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并做了有效的尝试。

翻开何克抗主编的高教版教材,令人耳目一新。其编写体系、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活动的组织别具一格:以模块、活动为基本框架,将教育技术知识、技能、方法等的学习融会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自主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之中。以一个真实的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在“做中学,学中做”,“体验中学习,学习中体验”。这不正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不谋而合吗?在学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我觉得这正是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好内容。于是,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制作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课件在多媒体平台教室试上。遗憾的是,效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好。我仔细研读教程,自我反思,路在何方?

“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吗?接下来的一个班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重新组织教材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半个世纪后我们用什么能源?”为主题开展了一个基于项目的学习,以“能量”为主线,下设“能源有哪些?”“目前你家常用什么能源?”、“能源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文明?有哪些负面影响?”、“二十世纪的能源趋势如何?”、“能量是守恒的,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能源?”等活动,分别由几个学习小组分工协作完成。我合理“选择教学用媒体”,先用平台展示当时的社会热点:学生用相机拍摄的,加油站前排队加油的机动车“长龙”,激起同学们的探索热情后,接着让他们采用上网搜寻、阅读书刊、社会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的信息。活动过程中,个别小组任务完成得不太好,不是太慢,就是没有按质按量完成,如有的同学在上网时玩QQ,早把任务忘得一干二净。想到教育技术培训教程的每个模块活动前总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概要”、“您的学习成果”,我调整了教学策略:由班长主持,明确小组及个人的具体任务,限制了完成的时间,并让同学们互评、自评活动表现。结果,“任务驱动”、沿用培训中学到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学生们在信息的海洋里迷途知返,表现非常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在“三类不同的教学设计”中,不论是“重教轻学”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还是“重学轻教”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都各有优劣。我运用混合学习( Blending learing )的思想,“学教并重”,“主导-主体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材料,如设计了一些活动记录数据的表格,友情向导等,给予适当的帮助,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后来,在另一个实验对比班级中,我把这次教学活动的丰富原始材料用打印机打印成图片、文字材料,不使用多媒体,采用培训中学到的先进理念进行教学,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教育技术的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机会,为每位普普通通的教师打开了一扇观察现代教育的窗口,看到了一片新的广阔天地。真是:

无形技术是灵魂,提高能力是关键。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习应用获真知。

上一条:校本培训模式下的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建议
下一条:贴近教师需求,促进专业发展

关闭

网站维护:鄂尔多斯市电化教育馆    本站支持IPv6访问

地址: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大厦